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气象条件等,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世扰和损害。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文化,保持特色风貌,防止千城一面。”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意见的精神与要求,加深对园林绿地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下面提出关于普及与提高风景园林知识,扩大园林专业人才队伍以及提高园林绿地建设水平的5点想法,以促进城乡生态环境文明建设 。
1 要树立风景园林是城市与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
这是因为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城市中的建筑与风景园林同城市是一个相互联系 的整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者缺一不可。风景园林与城市的关系,主要体现为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城市外围的自然山水、花木绿地和城市中的绿地系统以及建筑、居住区内的绿地,它们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基本因素。风景园林与建 筑的关系,可以说是建筑离不开花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这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所需要的,是建筑与风景园林结合所追求的目标。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者是综合为一体的关系。1996年6月大科学家钱学森老前辈提出了“建筑科学”的新概念,其内容即“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钱老将建筑科学列为11个大学科门类之一,这11个大学科门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军事科学、人类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和文艺理论。这个新概念是科学理论的发展,符合其本身的特点,符合大自然的法则,特别是符合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综合发展的需要,提高了人们对城市、建筑、风景园林的认识,它会对世界各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起指导作用。 关于这三者合为一体的认识,是20世纪初笔者在清华大学营建系上苏联专家阿谢夫柯夫“城市规划原理”课,听到他阐述了“城市主要由居住区、道路交通、公共建筑和园林绿地4个部分组成,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划分的几个区要有绿地进行分隔以备防灾等内容”,并于1954、1955年经过做毕业设计“石家庄市总体规划”后,奠定了对这一思想的认识基础,60多年来它一直印刻在笔者的脑海中。20世纪80年代,原建工部、国家建委改称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时,笔者认为“城乡建设”就是此三者一体的全部内容,但如何概括它的名称呢?2世纪90年代钱老提出了它是一门大学科,称为“建筑科学”,顿时使我眼前一亮,多年来寻找的答案,终于有了结果。
正因为园林绿地是城市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要有风景园林师参加,或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本身要具备风景园林知识。如北京香山饭店的建筑创作,是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其庭园部分是邀请北京市园林设计院知名风景园林师檀馨女士设计的;杭州市黄龙饭店建筑,是我国建筑大师程泰宁先生设计的,该建筑庭园部分是由杭州市园林局陈樟德园林总工程师设计的;又如我国园林界前辈,留学美国具有园林、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程世抚先生,20世纪50年代负责完成了上海市园林的总体、苏州市旧城人民路的改建规划设计,后又参加多个省会城市的总体规划;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通晓城市、建筑与风景园林,对山东曲阜、福建厦门、广州深圳、海南三亚等市都提出了很好的规划设计,并设计了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北京菊儿胡同改建的四合院式住宅区等;广州市规划局总建筑师莫伯治先生,不仅精通建筑与风景园林,还了解城市规划,从20世纪50年代一21世纪初先后创作了广州北园酒家、广州白天鹅宾馆等建筑结合园林的工程项目52个,其获奖数量位居全国榜首;国外方面,世界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1931年设计的“光辉的城市”(未实现)、1951年规划的印度“昌迪加尔城 ”,皆是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的实例;美国SWA事务所规划设计的美国亚利桑那州金牧场凯悦饭店、香港屯门新城、菲律宾菲林韦斯特城市中心等作品,都体现了城市、建筑、风景园林形成一个整体的特点。
2 要大力发展风景园林专业建设人才,普及风景园林知识教育
从上节所述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和提高整体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水平来看,我们 尚须大力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除目前林业、农业、城市建设大学设有风景园林学院或系外,城市规划与建筑类大学、学院内,应增加风景园林系,以符合“建筑科学”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等建筑教育发展的情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一些大学里设有建筑系,后于20世纪 50年代中期被批准在同济大学开办了第一个城市规划系,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高 等院校内建筑系的数量发展很快,同时设有城市规划系的院校也逐渐增多,合称为城市规划 与建筑学院,但仅有少数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里加设了风景园林系。我们建议,凡高等院校 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或大学都要增加一个风景园林系,仅有建筑系的可增加城市规划系 和风景园林系,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3个系都要学习其他2个系的基本知识,以普及提高风景园林、建筑、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三者整体性的认识,提高城市、建筑、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水平。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增设风景园林系后可改称为“建筑科学学院”,3个系能培养各自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亦可培养读3个系的“建筑科学”高层次 人才,它类似于医学界培养的“全科医生”,前一节提到的程世抚、吴良镛、莫伯治、勒·柯布西耶,还有冯纪中、余森文、周干峙、齐康、张锦秋、英国福斯特等著名专家都是“建筑科学”方面的专家,他们的视点高,思维更为广阔,能够承担更大范围的整体的城市规划及其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
此外,还要大量培养风景园林技师和技工,并要向广大人民普及风景园林知识,以适应全民性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 要以自然哲学观念指导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
园林绿地包括城镇、村寨的园林绿地和自然风景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湖 岸绿地、河岸绿地、公路绿地等,它不仅是城镇、村寨、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的建设发展要以自然观念作为指导思想。这一思想观念来源于老子。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就提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认为宇宙万物(包括天、地、人)的演变都要服从自然规律,遵循大自然的法则。这是老子 《道德经》中的基本观点,随后儒、道、佛学也都尊重“自然”(但其具体思想反映是不同的),故老子的这个崇尚自然的哲学宇宙观得以延续发展,它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 因而,我们要继续以自然哲学观念来指导园林绿地建设。
关于园林事业的自然哲学观念问题,我国著名园林界前辈孙筱祥先生在笔者所著《世界园林发展概论》第二版《世界园林史图说》一书(以下简称园林发展)的序言中讲得十分清楚, 对18世纪前东西方两者截然不同的园林美学观念作了比较,他分析说“欧洲整形几何式园林,其美学主题为:‘人’是宇宙主宰,‘人’是宇宙的目的,大自然必须按照人头脑中的秩序、规律、条理和几何模式来进行改造。而中国自然山水派园林的美学主题为:大自然是宇宙的主宰,是宇宙的目的,人不过只是大自然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他还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以大自然为原型进行园林设计的国家,不仅如此,中国对大自然的深情挚爱、对大自然的领悟、对自然美的敏感,极其广泛地渗透到哲学、艺术、文学、绘画的所有文化领域中……”。此内容是1986年孙筱祥先生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召开的“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上所作的学术报告,受到大会主持人司坦尼兹教授的称赞,并被选为大地规划学科中最杰出国际教育典范的第一名。
18世纪中叶,英国首先出现了自然风景式的园林,完全改变了规则式园林的布局,这种大的变化,是从英国文学界开始作思想引导的,他们反对人为束缚、追求自由、崇尚自然的思想影响到从事造园的布里奇曼、肯特等人,在造园实践中体现了这一思想;之后,影响到法国以至欧洲、美洲各地,一直延续至今。20世纪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美国的赖特先生,比较深刻地领悟了中国老子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他创作的建筑特点是,建筑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他曾抽象概括地讲“建筑的本质是自然”。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的哲学思想日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大自然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地建设,并以自然哲学观念作为园林建设的指导思想。
4 发展园林化城乡是我们城乡建设的目标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的生态状况在不断恶化,21世纪的今天,节能、节省资源、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是全世界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加强园林绿地建设是解决这个重要问题的措施之一,它除了美化城乡,为居民提供休闲、游览、健身和提高文化素养等场所外,还能改善城乡的自然生态环境、缓解温室效应、遮阳降温、吸收CO2等有害物体、提供氧气、净化空气、隔离防灾、蓄水防涝,结合生产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今后发展园林化城乡是我们城乡建设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这里提出几点做法,作为参考内容。
4.1 城镇中心区要建一定规模的公园绿地
城镇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当地和外来人员到中心区的人次多,故易产生温室效应,温度升高,排放的CO2等有害气体也增多。如果市中心区建有大片的公园绿地,就能改善此区内的生态环境,适合大量人流在这里活动。
4.2 城镇边缘要建有较大规模的公园,外围是绿色环境
城镇边缘建有大片公园绿地,有利于城镇的自然通风,将新鲜空气引入城镇,排除尘埃,净化市区空气,起到类似于“人体肺”的作用,并能控制城市摊大饼式的盲目发展。1982年5月笔者访向巴黎,参观了位于巴黎旧城东部边缘的万塞讷林苑和西部边缘的布洛涅林苑,两苑各有1000多hm2,是奧斯曼(1807—1891)任巴黎市长期间(1853年后)对巴黎市进行改建和绿化时,由阿尔方(Alphand)于1871年在原有基础上扩建的,是由草坪、丛林、花坛、 水池、湖、岛组成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此2个城市边缘大园林,起到如人体2个肺的作用(图 2)。回国后,笔者在全国政协和北京市规划局组织的学术报告会上介绍了巴黎市的这种做法,建议北京除西面的三山五园绿地外,在市中心轴线延长的南北两端再各修建一个大规模的公园;现北端已建成奥林匹克大公园,南端有明清王朝时骑射习武的南苑场地基础,可修建一个南边大公园,这样可适应北京春、夏、秋季多南北风的风向,提高北京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
城镇、村寨外围的绿色环境,包括有丛林、农田、果蔬园或山林、水面,其突出的功能是,创造一个大自然的生态空间环境。如北京城的外围是大片的农田、果蔬园,北面有军都山、燕山山林,西面有西山、太行山林木,东面有温榆河岸绿地等,具有良好的周边自然生态环境(图3)。杭州市亦是这方面的优秀实例,城市西面紧靠着世界闻名的西湖,西湖南边有玉皇山、钱塘江,西湖西边是西山南北髙峰等,它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图4)。从乡村来看,我国北方的村庄、南方的村寨周边大都建有成片的林木,林木群外围是平、坡地的农田山林、水面,这种重视建设发展周边大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传统应继承发扬。这些实例皆体现了“城市在园林之中”。
4.3 城镇要建有绿地系统
这是达到城镇园林化必不可少的内容,使园林在城市中,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的多功能作用, 实现城镇本身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适宜居民生活和居住。合肥市的绿地系统是这方面的优秀实例,新中国成立初期它是一座小城市,旧城面积5.3km2,人口5万,现已发展成大城市,是中国首批3个园林城市之一,在市中心旧城8.3km长的旧护城河,拓宽河水、拆城墙土堆山,建成环城绿带,在此绿带中结合古迹“张辽镇逍遥津”拓宽建成30多hm2的逍遥津公园,在东南边的宋代包拯早年读书处,拓宽建成30多hm2水面开阔的包河公园,还扩建有西山景区公园、西北面杏花公园,使这条旧城环状绿地丰富多彩;在城市西面边缘的大蜀山上开辟发展面积为550hm2的森林公园,于此山北面的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周围发展大片经济林绿地,在大蜀山下还建有果园、桑园、茶园和苗圃,西部这些绿地是将建设园林风景区与发展经济生产结合在一起;在城市东、南、北面都建有公园绿地,于距离市中心17km的东南郊巢湖岸边发展有大片林木绿地;环绕西部、东南部绿地的内边缘、外边缘,拟逐步建起二、三环绿化带,并沿多条河流和主要路段建成不同宽窄的绿化带,这些带状绿地将城市边缘大片绿地和城区块状公园以及东南郊巢湖岸边绿地联系起来,组成合肥市的绿地系统,为合肥市创造了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图5~7)。
在城市绿地系统方面搞得好的城市,还有广州中山市、广西南宁市、四川成都市等;笔者曾去过瑞士首都伯尔尼市、美国首都华盛顿市、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市、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首府巴塞罗那市等,它们的做法值得推广。
4.4 空中花园(Hanging Garden)
在当前城市建设中,修建高空园林绿地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称为“空中花园”的主要形式有2种,一是建筑的屋顶花园,二是塔楼建筑的垂直森林。“空中花园的主要作用是,创造良好的人居自然生态环境,吸收CO2尘埃,减排节能,净化空气,使居民直接靠近自然,令人心情舒畅,有利健康。建筑屋顶花园在国内外已修建了一些,但尚未普遍采用;塔楼垂直森林,是在建筑阳台上种植或放置花木,塔楼外观完全被花木环绕,有如垂直森林。第二种做法,笔者在21世纪初介绍了意大利/'ARCA杂志上刊登的的Ambasz的高层建筑设计,其建筑立面就是垂直的林木,在阳台上植树。但真正建成的垂直森林塔楼实例,是2014年10月于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的伊索拉区竣工的一对“森林高楼”,设计人是米兰理工大学教授博埃里(Stefano Boeri),该楼是2015年米兰世博会的主题地标。此双楼是设计人联合植物、动物、生物学家完成的,在阳台上采用的特殊土壤轻且密实,承重负荷小,并使乔、灌木根系稳定、透气,还结合符合米兰气候条件的花卉,不同季节可变化不同色彩,引来了鸟类和有益昆虫,展示了生物生态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图8)。
追根溯源,“空中花园”源于2500年前的新巴比伦“空中花园”,遗址在现伊拉克巴格达的郊区,它是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因他的王妃安美伊迪斯(Amyitis)出生于波斯,习惯于山林生活,而下令建造的“山林式花园”。笔者于1985年1月专程赴新巴比伦城遗址凭吊,此园位于城北面皇宫的东北角,靠近伊什塔尔大门,现场只是一片砖土,当地博物馆提供了小册子资料,其中所绘现象图比较准确,并对具体做法作了说明,是在2层屋顶上梯状的砖砌拱的平台上面铺砖,再铺铅板,于铅板上敷土,形成可防水渗漏的土面平台,在此平台上种植花木,整体一片绿,结合喷泉、花木组成绚丽多彩的景观,从下仰望,有如悬空的花园,非常壮观,故称为“空中花园”(图 9)。这个历史文化实例,极具参考价值;现代城市中建成的屋顶花园和垂直森林塔楼的构造原理同它是一样的,只是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其超过了古代。
4.5 果蔬园(Kitchen Garden)
此类园及其名称来源于欧洲,字母意为厨房花园,实质就是水果、蔬菜花园,而可称其为果蔬园。在城市中的私人别墅园里常附带建有成片的水果园和蔬菜园,或在宫苑旁专门开辟果蔬园。如17世纪在罗马城建成的博尔盖塞别墅(Borghese Villa)园中,同时布置了大片的橘树和蔬菜园,除为园主供应新鲜的水果与蔬菜,还能外销,获得收入。又如17世纪在巴黎西南郊建成的凡尔赛宫苑外西南面,布置了一个长方形的果蔬园,2001年5月笔者参观了此园,规模不小,当年它专门供应皇室和政府官职人员生活需要的水果和蔬菜。这些实例使笔者联想到,我国的村民在各自宅院中亦种植果蔬,供自家食用,现城镇居民也可这样做,在一楼底层庭院前和二楼及其以上楼层的各户阳台中,以及楼房的屋顶上,均可安排小型的果蔬园,目前极少数地方已实施,建议今后可大力发展这种住区的果蔬园,它不仅能提供部分新鲜果蔬,还可绿化住所、改善环境、娱悦身心、有利健康,值得推广。
5 发展园林绿地必须突出地域的特点
园林绿地是有生命的,各种花草林木的生长和其他造园元素山、水、土、石等都要适合当地 的生态环境。这是因为生态环境整体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人类等生物和它的生存环境,包括气候(阳光、温度、湿度、助风向、降雨量等)、地貌与土壤(山川河湖、平原、高原、沙石等)共同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大不相同,因此各地自然生态的园林绿地都有各自的特点。最为明显的是,各国的自然风景区、国家公园等地处不同自然条件的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其大自然的景观各具不同的特点,要重视保护这些自然景观。
从造园选择植物树种来看,应以当地的为主,引进的为辅,但引进的要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这样既能突出地域特色,又不至于造成浪费。如我国广东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当地树种有榕树、水松、红棉、散尾葵、刺桐、多种竹类 、白兰、 黄兰等,果木有荔枝、龙眼、杨桃、薄桃、黄皮等。又如新巴比伦“空中花园”,在其多层平台上种植桦木、杉、雪松、合欢、含羞草、欧洲山杨、板栗、白杨等,这些都是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当地树种。1985年1月笔者到埃及参加国际建筑师协会大会,在开罗市和顺尼罗河往上至卡纳克地域,到处可见适合炎热地带生长的棕榈、葵树、椰树和埃及榕等,其特色十分突出。1995年4—5月,笔者访问了意大利许多城市,各地都种植着意大利柏树(Cypress),如在罗马东面的蒂沃利(Tivoli)城的德艾斯特别墅园(Villa D?Este)中的中轴线两侧就种着这种高大挺拔的柏树,柏树旁还有深色的玫瑰与之相衬,景色既壮观又艳丽。
造园因地制宜还体现在依托现有自然的山水基础创造有优美的山水景观。如苏州拙政园、北京西苑(现北海公园)等就是利用原有沼泽地,开池堆山建成的;北京顿和园的昆明湖(图10)、杭州西湖等,是利用原有较小的水面扩展成大的湖面,并将水面旁的山地加高绿化,建成开阔动人的山水景观。如何利用山地造园,意大利有着丰富的经验,该国全境4/5为山 丘地,他们在山坡地建造台地式园林是普遍的现象,如位于罗马西北面巴尼亚亚的朗特4层台地别墅园(Villa Lante)(图11)、位于罗马南面弗拉斯卡蒂镇的阿尔多布兰迪尼前后多层台地別墅园(Aldobrandini Villa)等都是优秀的山坡台地园。
上述情况说明,发展园林绿地,要突出它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特点,以取得适用、经济、避免千园一面、具有地域特色的效果。
6 结语
上述5点看法:关于要树立园林是城市与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就是要克服在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建设中不够重视园林绿地建设的思想,加深对园林绿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关于大力发展园林专业建设人才,普及园林知识教育,就是要适应我国城乡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需要;关于要以自然哲学观念指导园林绿地的发展,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正确观念;关于发展园林化城乡是我们城乡建设的目标,发展园林绿地必须要突 出地域的特点,就是要加深对园林绿地建设发展方向的认识,并能了解到它在当前我国向低碳节能、改善生态环境转型过程中发挥的特殊作用。我们相信,认识提高了,就能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见的精神与要求,为我国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